-
治疗现状
糖原贮积病Ⅱ型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α-葡萄糖苷酶缺乏导致糖原在肌肉、心脏等组织异常累积。目前主要采取酶替代治疗(ERT),例如使用重组人酸性α-葡糖苷酶(rhGAA)延缓疾病进展,尤其对婴儿型患者效果显著。对症治疗(如呼吸支持、心脏管理)和康复训练也是重要手段。 -
预后与挑战
- 婴儿型:若未及时治疗,多数患儿在1岁内因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死亡。早期使用ERT可延长生存期并改善运动能力,但需终身维持治疗。
- 晚发型:症状多在1岁后出现,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及时治疗可延缓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 总体预后:尽管治疗有效,但疾病仍会缓慢进展,且需多学科综合管理(如内分泌、心内科、康复科协作)。
-
未来展望
目前基因治疗等新型疗法正在研究中,可能为根治提供希望。但现阶段仍需依赖现有手段控制病情。
糖原贮积病Ⅱ型虽难以根治,但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疾病恶化,需结合规范治疗和长期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