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收光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表面质量和耐久性。以下是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收光时间要求
-
初凝前完成 :需在混凝土初凝前1-2小时进行,此时表面无脚印且强度较低,适合机械收光。
-
终凝后禁用机械 :终凝后混凝土强度不足,使用磨光机等机械易引发微裂,影响表面质量。
二、收光工艺要求
-
表面处理
-
清除表面浮浆、颗粒物及污渍,初凝前洒水湿润表面。
-
底板等泌水严重的部位需提前处理,防止渗漏。
-
-
收光方法
-
人工收光 :用提浆机或抹子拍打、搓抹2-3遍,确保无麻面、浮浆,收光后覆盖薄膜或草帘子保湿养护。
-
机械收光 :使用叶片式抹光机分粗抹(初凝前)和精抹(初凝后)两阶段,需控制抹光机角度和移动距离。
-
-
收光质量标准
-
表面无浮浆、麻面及裂缝,需通过2次收光操作完成。
-
永久性地面建议在初凝后24小时覆盖养护,避免过早使用。
-
三、养护要求
-
覆盖措施
-
收光后立即覆盖薄膜、草帘子或洒水保湿,防止表面失水过快。
-
夏季高温时需缩短养护时间(4-5小时),低温时延长至8-10小时。
-
-
禁止上人行走
- 养护期间需避免人员或重物碾压,确保表面强度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
-
规范执行
- 《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建议收光应在初凝前完成,但实际施工中常因工期紧张省略此步骤,需根据现场条件调整。
-
季节影响
- 夏季高温会加速混凝土初凝,需缩短操作时间;冬季低温会延长初凝时间,需增加养护时长。
五、特殊情况处理
-
早期塑性裂缝 :终凝前用提浆机收光可有效消除,避免后期修补。
-
复杂地面 :需先找平、清理泌水,再分阶段收光,确保整体平整度。
通过规范收光和养护,可显著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美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