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混凝土试件检测结果不合格时,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严格处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试件复检与统计评定
-
单组试件处理
若单组试件强度代表值≥95%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
若<95%,需进行10组批量复检(统计方法评定)。
-
批量复检标准
-
≥90%标准值:待统计评定;
-
≥85%标准值:需统计评定;
-
<85%标准值:需扩大检测范围。
-
-
无效试件处理
试件强度代表值无效时,对应检测批需进行实体钻芯检测,且不应少于1组。
二、结构实体检测与验证
-
回弹检测
对不合格部位进行回弹检测,若结果符合规范且设计要求,则可依据报告评定强度。
-
抽芯检测
回弹检测不达标时,需进行抽芯检测(≥30%且≥10件),符合规范则按报告评定。
-
设计复核
-
实体检测不达标时,需将结果报设计单位复核验算;
-
设计单位确认仍可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后,出具书面意见。
-
三、处理措施与责任追究
-
返工或加固
-
需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的,必须重新验收;
-
经加固处理后需满足结构可靠性要求方可验收。
-
-
原材料与配比调整
- 若问题源于原材料质量或配比不当,需更换合格材料或调整配比后重新制作试块。
-
责任追究
- 对检测失误或管理不当的责任人员进行追责,并加强人员培训。
四、其他注意事项
-
第三方检测 :建议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客观性;
-
记录与报告 :需详细记录不合格原因及处理过程,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规范处理流程,降低质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