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管,规范经营
针对不合理低价游问题,建议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方面入手,形成综合治理机制:
一、政府监管层面
-
完善法律法规与执法机制
-
修订《旅游法》《旅行社条例》等法规,明确“不合理低价游”的认定标准及处罚细则,提高执法精准度。
-
推进跨部门联合执法,加强线上线下同步治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查处虚假宣传、强制购物等违法行为。
-
-
强化行业自律与主体责任
-
旅行社需依法签订规范合同,杜绝擅自变更行程、强制消费等行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执法检查。
-
行业协会应加强培训教育及普法宣传,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
-
二、行业自律层面
-
坚持诚信经营与差异化服务
-
旅行社需公开透明地宣传旅游产品信息,杜绝虚假宣传和“文字游戏”,拒绝“零负团费”“低于成本价揽客”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
推动差异化服务标准,通过提升服务质量赢得市场,挤压不合理低价游的生存空间。
-
-
强化内部管理与服务意识
- 严格资质审查,规范导游行为,杜绝强制购物、侵犯人身权等侵权行为,努力实现“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行业价值观。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层面
-
提升消费者认知与维权能力
-
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手册等方式普及“不合理低价游”识别知识,引导理性消费,鼓励主动举报违规行为。
-
旅游者在签订合同时需仔细阅读条款,保留购物凭证,权益受损时及时与导游、组团社沟通或投诉。
-
-
建立多元化投诉与纠纷解决机制
-
设立专门的旅游投诉热线,完善线上线下处理流程,提高处理效率。
-
推广旅游纠纷调解机制,鼓励通过第三方平台介入解决争议,降低维权成本。
-
四、其他建议
-
市场调节与消费者教育 :通过价格对比、旅行社信誉查询等方式帮助消费者筛选产品,避免盲目跟风。
-
技术手段辅助监管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监测异常低价、强制消费等行为,提升监管效能。
打击不合理低价游需政府、行业、消费者三方协同努力,通过法律、自律、技术等多维度形成合力,才能有效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旅游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