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生素治疗(核心措施)
-
早期足量用药
需尽早使用杀菌性抗生素,剂量需足量,疗程通常为4-6周,且需联合应用两种抗生素。- 首选药物: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阿莫西林)或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可覆盖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
- 联合用药:严重感染可联用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或糖肽类(如万古霉素)以增强疗效。
-
根据药敏调整
若血培养结果明确致病菌,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类型。
二、辅助治疗与支持
-
对症处理
- 若合并疼痛或炎症反应,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缓解症状,但需严格评估禁忌症。
- 肾功能不全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
营养支持
少量输注新鲜血浆、人血白蛋白或氨基酸,改善全身状况。
三、手术治疗(必要时)
若出现严重瓣膜损伤(如主动脉瓣/二尖瓣关闭不全)、反复栓塞或内科治疗无效,需考虑瓣膜置换术或清除感染病灶。
注意事项
- 避免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等)可能加重肾损伤,需禁用。
- 定期监测: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肾功能、血常规及心脏超声,及时调整方案。
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的根本在于控制感染,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肾功能可恢复。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慢性肾损害甚至肾衰竭,需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