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狼疮肾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常用药物及治疗方式如下:
一、核心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
- 甲泼尼龙:用于急性发作期,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快速抑制炎症反应。
- 泼尼松:作为基础治疗药物,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重症患儿可能需大剂量冲击治疗。
-
免疫抑制剂
- 环磷酰胺:适用于活动性肾病,通过静脉冲击治疗(如每月1次)可显著控制病情。
- 霉酚酸酯/环孢素:用于维持治疗或对环磷酰胺不耐受的患儿,可减少复发风险。
-
生物制剂
- 利妥昔单抗/贝利尤单抗:针对传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可靶向抑制异常免疫反应。
二、辅助治疗及管理
-
抗感染与支持治疗
- 治疗期间需预防感染,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 合并高血压或水肿时,需联用降压药(如ACEI类)或利尿剂。
-
血液净化治疗
- 重症患儿若出现肾功能衰竭,需进行血浆置换或透析以清除免疫复合物。
-
中医调理
- 可配合中药或饮食调理,但需与西医方案协同使用。
三、用药注意事项
- 个体化调整: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免疫指标及药物副作用(如生长抑制、感染风险)。
- 避免诱发因素:禁用磺胺类、氨基糖苷类药物,减少紫外线暴露。
四、治疗目标与预后
- 急性期目标:快速控制炎症,保护肾功能;维持期目标:减少复发,延缓进展。
- 规范治疗下,多数患儿病情可缓解,但需长期随访管理。
提示:治疗方案需由儿科风湿免疫专科医生制定,家长切勿自行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