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与病因
当快速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速、室性心动过速等)长期未得到控制时,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肌损伤和心功能不全,形成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心肌能量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 -
症状表现
患者常出现心悸、胸闷、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如双下肢水肿、端坐呼吸)或心源性休克。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异常。 -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需结合病史、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除其他心肌病(如冠心病、甲亢性心肌病)后综合判断。关键依据是心动过速控制后心功能是否改善。
- 治疗:
- 药物控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控制心率或转复心律。
- 射频消融术:首选方法,可根治房颤、室上速等快速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
- 基础疾病管理:若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需同步治疗。
-
预后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具有可逆性,及时控制心律失常后,心脏结构和功能多可部分或完全恢复。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不可逆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提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心律失常及心肌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