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链球菌群感染概述
别名:B组链球菌感染,无乳链球菌感染
定义:B链球菌群感染是由B组链球菌(GBS)感染机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B组链球菌也称为无乳链球菌,属革兰氏阳性细菌,是人体内的正常寄生菌,通常定居在胃肠道、会阴和阴道。
好发人群:新生儿、孕产妇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传染性: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产道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成人主要经呼吸道或性接触途径感染。
常见症状:发热、呼吸困难、乏力等。
病因
B链球菌群感染占全部链球菌感染的8%左右。根据表面抗原的不同可分为九个亚型,即Ⅰa,Ⅰb,Ⅱ,Ⅲ,Ⅳ,Ⅴ,Ⅵ,Ⅶ和Ⅷ。在血碟上可呈甲型、乙型或丙型溶血反应,溶血菌株所产生的链球菌溶血素与A组菌的O与S不同,无抗原性。按照生化分类法,此群菌为无乳链球菌。
临床表现
B链球菌群感染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新生儿感染及成年人感染两类。
新生儿感染
-
早发性感染:一般在产后7天内发病,2/3的病例感染症状出现在产后6小时。主要表现为菌尿或败血症(30%~40%)、肺炎(30%~40%)以及脑膜炎(30%),发病早者出生时即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
晚发性感染:往往在产后第1周之后甚至出生10天多后才开始发病。主要以脑膜炎和败血症为主,并且有并发脑膜炎后遗症的危险。引起脑膜炎的最常见血清型是B族链球菌Ⅲ型,占脑膜炎的90%。
成年人感染
成年人感染主要发生在孕产妇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表现为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蜂窝组织炎、肺部或尿路感染。
检查
- 尿液检查:尿中的B链球菌群抗原,阳性率较高。
- 细菌培养:细菌阳性。
- 乳胶凝集试验:用于患者早期检测。
诊断
主要依靠细菌培养。根据患者症状,结合血、脑脊液或化脓病灶局部分离获得B组链球菌,即可诊断。
治疗
B链球菌群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红霉素等均敏感,但其敏感程度比A群链球菌差。治疗新生儿、婴儿和成人B组链球菌感染的应选药物为青霉素,在病初感染病原未确定时,可先予青霉素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联合,以取得协同抗菌作用,并扩大抗菌谱,一旦病原菌明确后,可单用青霉素。但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新生儿听力有损害,剂量难以掌握,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预防
- 新生儿:要做好日常清洁护理。
- 孕产妇:要注意个人卫生,内裤应勤洗、勤换,保持阴道清洁。也可通过戴口罩避免呼吸道传播。
- 预防措施:对B组链球菌感染的预防,可给予抗菌药减少或消除该菌的人体寄殖或接种疫苗。
B链球菌群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对新生儿和孕产妇,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