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症状
被叮咬处会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甚至形成丘疹或水疱,且瘙痒感可能持续数天。若伤口红肿扩散、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需警惕中毒或感染风险。 -
全身症状
若伴随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全身性反应,可能是蠓虫携带的病毒或寄生虫引发的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
处理建议:
- 避免抓挠伤口,可用肥皂水清洗并冷敷缓解瘙痒;
- 若症状轻微,可涂抹抗过敏药膏;若出现感染(如化脓)或全身不适,需及时就医并告知蠓虫叮咬史。
清明期间户外活动建议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并远离草丛等蠓虫密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