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的危急并发症。以下从疾病特征、诱因、临床表现及分型等方面进行综合说明:
一、疾病特征
- 病理本质: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持续恶化,导致胃肠壁全层破裂,形成孔洞,胃肠内容物(如胃酸、食物残渣)漏入腹腔,引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 高危人群: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男性,胃溃疡穿孔则高发于老年女性。
- 好发部位:约60%的胃溃疡穿孔位于胃小弯,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发生于球部前壁。
二、主要诱因
- 基础病因: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或激素类药物。
- 诱发因素:暴饮暴食、酗酒、吸烟、精神压力、过度劳累等,这些因素可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或直接损伤黏膜屏障。
三、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突发剧烈腹痛:上腹部刀割样疼痛,迅速扩散至全腹,可能放射至肩背部。
- 腹膜刺激征:腹部板状强直、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鸣音减弱。
- 全身反应:面色苍白、冷汗、发热(38℃左右)、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休克。
- 病程特点:多发生于空腹状态或饱餐后,秋冬及冬春季节高发。
四、临床分型
- 急性穿孔:穿孔较大,内容物大量流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常伴休克,需紧急手术。
- 亚急性穿孔:穿孔较小或位于后壁,炎症局限,腹膜炎症状较轻,休克少见。
- 慢性穿孔:溃疡穿透浆膜层并与周围组织粘连,仅表现为顽固性疼痛,腹膜炎轻微。
五、治疗与预防
- 治疗原则:
- 保守治疗:适用于小穿孔或早期患者,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抗感染及补液支持。
- 手术治疗: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大穿孔、感染严重或保守无效者。
- 预防措施:避免刺激性饮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溃疡患者需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
该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延误诊治可能危及生命,及时识别症状并就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