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肺部疾病,其病理特征为不可逆的肺组织瘢痕化,常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具体表现如下:
一、不可逆的肺功能损伤
- 肺结构破坏:肺部纤维化导致肺泡壁增厚、气体交换面积减少,肺活量和弹性显著下降。
- 持续性呼吸衰竭:晚期患者因肺功能严重受损,需长期依赖氧气治疗或机械通气维持生命。
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 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加重右心负担,引发右心衰竭(肺心病)。
- 血栓及猝死风险:长期缺氧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严重者可因急性心功能不全猝死。
三、反复感染及急性加重
- 肺部感染频发:肺功能下降削弱免疫力,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加重病情。
- 急性加重事件:感染、手术等应激因素可能诱发急性呼吸衰竭,加速病情恶化。
四、全身多器官损伤
- 缺氧性器官损伤:长期低氧血症可导致脑水肿、肝肾功能异常等多系统功能障碍。
- 代谢紊乱:食欲减退、消瘦等全身症状加剧身体机能衰退。
五、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 活动能力丧失:严重呼吸困难使患者丧失自主行动能力,日常生活需他人协助。
- 心理问题:长期病痛和功能受限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老年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后遗症涉及呼吸、心血管、免疫等多系统,需通过规范治疗、氧疗及并发症管理延缓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