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是肾结核的晚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对侧肾脏因尿路梗阻引发的积水,具体特征如下:
1. 定义与发病机制
- 定义:由于肾结核进展累及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对侧输尿管狭窄、闭锁或膀胱挛缩,影响尿液引流而形成的肾积水。
- 病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输尿管炎症、纤维化或瘢痕形成,造成梗阻;膀胱结核可导致输尿管反流或狭窄,进一步阻碍尿液排出。
2. 临床表现
- 膀胱刺激症状:显著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每小时排尿数次,甚至尿失禁。
- 尿液异常:血尿、尿液浑浊(米汤样)。
- 全身症状:发热、贫血、水肿、酸中毒等肾功能不全表现。
- 局部症状:上腹部肿块、腰部胀痛(排尿时加重),继发感染时出现脓尿或发热。
3. 诊断依据
- 实验室检查:尿培养检出结核杆菌。
- 影像学检查:B超或肾盂造影显示对侧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输尿管狭窄或闭锁。
4. 治疗与预后
- 抗结核治疗: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控制结核感染。
- 手术治疗:通过输尿管扩张术、成形术解除梗阻,严重肾积水需造瘘引流或肾切除。
- 预后: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避免肾功能衰竭;延误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5. 并发症风险
- 长期梗阻可导致肾皮质萎缩、肾功能不可逆损伤。
- 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加速肾衰竭进程。
该病需通过综合治疗控制结核活动性并恢复尿路通畅,以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