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房传导阻滞(简称窦房阻滞)是指窦房结发出的冲动在传递到心房过程中发生的阻滞。根据阻滞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窦房传导阻滞。以下是窦房传导阻滞的主要病因:
主要病因
- 1.心脏组织的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可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窦房结功能不全或传导阻滞
- 2.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或心肌梗死可能损伤窦房结区域的心肌,影响电传导功能,导致窦房结产生的冲动无法正常传导至心房
- 3.药物影响:一些影响心脏传导性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在干扰窦房结活动时引发传导阻滞
- 4.其他因素:电解质失衡(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心肌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情况也可能成为诱因
其他常见病因
- 窦房结周围神经和心房肌的病变、冠心病等可导致窦房结动脉供血减少,进而引发窦房传导阻滞
- 这些病变可损害窦房结,导致窦房传导阻滞
- 进行手术修补后,也可能发生窦房传导阻滞
- 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维拉帕米、丙吡胺、胺碘酮等可能导致窦房传导阻滞
1.
2.
3.
4.
诱发因素
-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者,可能对抗窦房结功能,甚至导致窦房结功能损害,进而诱发窦房传导阻滞
- 饮酒可兴奋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功能,进而诱发窦房传导阻滞
1.
2.
临床表现
- 轻度症状:包括轻度心悸、乏力感以及“漏跳”。
- 重度症状:如反复发作或长时间的阻滞,可能出现头晕、晕厥、昏迷、阿-斯综合征等
诊断
- 心电图:主要依靠心电图来诊断窦房传导阻滞,但由于体表心电图无法显示窦房结电位,因此一度和三度窦房传导阻滞的诊断较为困难
总结
窦房传导阻滞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心脏组织的退行性变、缺血性心脏病、药物影响以及窦房结周围组织的病变等。具体的病因需要根据患者的全面检查来判断。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