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症状特点
症状通常突发且短暂,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可能包括:- 前循环(颈动脉系统):单眼黑矇、言语不清、口眼歪斜、肢体麻木或无力等。
- 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视力异常(如黑矇、视物缺损)、步态不稳、吞咽困难、耳鸣等。
- 其他:头痛、意识模糊、短暂性肢体瘫痪等。
-
潜在风险
TIA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约1/3患者可能进展为持续性脑梗死,需及时就医干预。
二、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
-
症状特点
症状长期存在且渐进性加重,常见于中老年人,包括:- 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
- 运动系统:步态不稳、肢体无力或麻木。
- 感官异常:持续头晕、头痛、视力模糊。
-
病因与高危因素
- 血管病变:脑动脉硬化、颈椎病压迫血管、高血压或高血糖引发的血管损伤。
- 血液因素:血液黏稠度增高、微血栓形成等。
-
潜在危害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老年痴呆症或脑梗死,被称为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
三、诊断与治疗建议
-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脑电图、头部CT/MRI、经颅多普勒超声等。
- 临床评估:结合症状及病史判断供血不足类型。
-
治疗与预防
- 急性期:以改善脑循环为主,如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溶栓治疗等。
- 慢性期:调整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
- 中医辅助:辨证施治(如痰湿、血瘀等证型),配合针灸、中药调理。
若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