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结膜热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咽炎和结膜炎为主要特征,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以下为具体说明:
一、病原体与传播
- 病原体:主要由腺病毒3型、4型、7型感染引起。
- 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或游泳池水传播。
二、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三联症”:
-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伴随寒战、乏力。
- 咽炎:咽部充血、疼痛或刺痛,吞咽困难。
- 结膜炎:单眼或双眼急性滤泡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
三、高发人群与季节
- 易感人群:4~9岁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场所易暴发流行。
- 流行季节:夏、冬季节高发,夏季与游泳池传播相关。
四、治疗与预后
- 治疗原则: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退热、缓解咽痛等。
- 预后:具有自限性,病程通常持续1~2周,多数患者可自行康复。
五、预防措施
- 隔离患者:发病期间避免密切接触他人。
- 卫生管理:加强公共场所消毒,尤其是游泳池;注意个人手卫生。
- 避免传播:流行期间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感染者避免游泳。
该病需与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结膜炎等疾病鉴别,确诊需结合病毒分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