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黄蜂蜇伤后判断是否中毒,需观察局部和全身症状的发展情况。以下是具体判断和处理方法:
一、中毒的判断依据
-
局部症状
- 轻度反应:蜇伤处红肿、疼痛、瘙痒,可能伴随灼热感或少量水疱。
- 中毒迹象:快速肿胀(如整只手或前臂肿起)、剧烈疼痛、皮肤发紫或坏死,或出现直径较大的水疱(超过1厘米)。
-
全身症状
- 过敏反应:荨麻疹、面部/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心悸等。
- 严重中毒:发热、意识模糊、血压下降、休克等。
提示:若被多只黄蜂蜇伤或本身是过敏体质,中毒风险显著增加。
二、紧急处理步骤
-
立即脱离环境
远离蜂巢,避免再次被蜇。 -
清理伤口
- 用镊子或卡片垂直拔出毒刺,避免挤压毒囊。
- 用弱酸性液体(如醋、柠檬汁)冲洗伤口,中和碱性蜂毒。
-
缓解症状
- 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伤口,每次15分钟,减轻肿胀和疼痛。
- 药物:局部涂抹含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口服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
-
就医指征
- 出现全身过敏症状(如呼吸困难、喉头水肿)。
- 伤口大面积红肿化脓或伴随高热。
三、预防措施
- 户外活动时避免穿鲜艳衣物或喷香水,减少吸引蜂类。
- 发现蜂巢保持5米以上距离,勿挥打或奔跑。
若症状持续加重,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