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GHD),是一种由于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 HGH)不足或作用异常导致的儿童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这种病症可以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以及身体其他方面的正常发育。
生长激素的功能
生长激素是大脑下丘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它对肝脏和其他组织有刺激作用,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生产,进而发挥其生理功能,包括促进骨骼生长、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和肌肉组织增加等。生长激素还具有调节体内物质代谢、促进人体生长的重要作用。
病因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可以根据病因分为多种类型:
- 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这是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指没有明确原因的单一生长激素缺乏,可能与围生期异常有关,如早产、难产等情况,也可能是因为神经递质-神经激素功能途径的缺陷。
- 遗传性生长激素缺乏症:这类患者可能是由于GH基因缺失或其他基因缺陷导致的,除了生长激素缺乏外,还常常伴有其他垂体激素的缺乏。
- 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或颅内病变引起的,比如肿瘤、感染、放射性损伤等。
临床表现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典型症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身材矮小:这是最直观的表现,患儿出生时身长体重往往正常,但在几个月后开始出现生长迟缓的现象,尤其在两到三岁时,与同龄儿童之间的身高差异变得明显。
-
躯体生长迟缓:尽管生长速度减慢,但并不会完全停止。一般情况下,每年身高增长不超过4~5厘米。
-
性腺发育障碍:到了青春期,性器官不发育,第二性征缺如,男性表现为生殖器小,睾丸细小,并伴有隐睾症;女性则表现为闭经,乳房不发育等。
-
智力发育:大多数患者的智力发育与年龄相称,但由于身材矮小可能会产生自卑感,情绪受到影响。
-
骨骼发育延迟: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严重者可能出现骨质疏松问题。
-
其他症状: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皮下脂肪堆积较多、圆脸、高音调声音等症状。
诊断与治疗
对于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确诊,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如血液生长激素水平检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骨龄测定等。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疗法来补充体内缺失的生长激素,以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营养支持疗法、生活方式干预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个复杂的疾病,涉及多个系统的功能异常。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最终身高至关重要。家长应当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