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的治疗需以抗病毒为核心,结合免疫调节及对症支持治疗。以下为综合治疗方案及用药建议:
一、核心抗病毒治疗
-
核苷类似物
- 恩替卡韦:强效抑制乙肝病毒DNA聚合酶,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的患儿,剂量需根据体重调整。
- 替诺福韦酯:对HBV-DNA抑制作用强,耐药率低,安全性较好。
- 其他选择:拉米夫定(需注意耐药风险)、阿德福韦酯(需监测肾功能)。
-
干扰素α
- 适用于12岁以上儿童,可抑制病毒复制并调节免疫,但需长期隔日注射(疗程≥6个月)。
二、免疫调节治疗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 仅用于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患儿,需联合抗病毒治疗,短程使用(如1-2 mg/kg/d,疗程4-8周)。
-
免疫抑制剂
- 吗替麦考酚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蛋白尿,常与激素联用。
- 环磷酰胺:仅用于重症病例,需严格监测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三、对症支持治疗
-
降压及护肾
- ACEI/ARB类药物(如卡托普利、厄贝沙坦):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
-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控制高血压。
-
利尿消肿
- 呋塞米(速尿):用于严重水肿,剂量1-2 mg/kg/d。
- 螺内酯:保钾利尿,减少电解质紊乱。
-
保肝药物
- 复方甘草酸苷、谷胱甘肽等辅助改善肝功能。
四、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
- 联合用药:抗病毒药物需全程使用,免疫抑制剂不可单独应用。
- 个体化方案:需根据病毒载量、肾功能、年龄等调整药物选择和剂量。
- 监测指标:定期检查HBV-DNA、肝功能、尿蛋白定量及肾脏超声。
- 生活方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特别提示:尚无“最快最有效”的统一方案,需在儿科和感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可能导致病毒反弹或肾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