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直接感染
HBV可通过血液直接感染肾细胞,导致肾脏损伤。例如,病毒通过母婴传播、共用针具或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体内,最终侵入肾脏。 -
免疫复合物沉积
HBV感染后,体内产生的病毒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或肾小管,激活补体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肾炎。 -
自身免疫反应
HBV感染可能诱发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如抗DNA抗体、抗肝细胞膜抗体),攻击肾脏组织,造成免疫性损伤。 -
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因携带特定基因型,感染HBV后更易发展为肾炎,但具体遗传机制尚不明确。 -
其他协同作用
HBV与其他病原体(如细菌)共同感染时,可能加重肾脏损伤。
传播途径
HBV主要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血液制品或破损的皮肤黏膜(如共用牙刷、注射器)传播,而日常接触(如共餐、拥抱)不会感染。
高风险人群
- 未规范接种疫苗的儿童;
- 母亲为HBV携带者的新生儿;
- 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的低龄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
预防建议
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以及规范治疗乙肝感染,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