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更高
实际缴费和视同缴费在养老金计算中的金额 有所不同 ,具体哪个更高需要根据个人的缴费情况、缴费年限、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来综合判断。以下是两者的比较:
- 养老金计算方式 :
-
实际缴费 :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 (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 × 缴费年限 × 1%;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视同缴费 :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与实际缴费相同;过渡性养老金 = (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性系数。
- 养老金金额 :
-
实际缴费 :以国企老张为例,实际缴费年限20年,个人账户储存额88000元,养老金计发月数139个月,平均缴费指数为1,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7480元。计算得出老张的实际缴费养老金为2129元。
-
视同缴费 :老张的视同缴费年限18年,过渡性养老金系数1.3%,计算得出视同缴费养老金为3096元。
从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在老张的例子中,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3096元)比实际缴费年限的养老金(2129元)高出967元。
- 影响因素 :
-
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越长,过渡性养老金部分越高,整体养老金也会更高。
-
缴费基数 :实际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越高。
-
过渡性系数 :不同地区的过渡性系数不同,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结果。
建议
-
了解当地政策 :不同地区的社保政策和计算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专业人士,了解具体计算方法和标准。
-
延长缴费年限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延长实际缴费年限,以增加个人账户储存额和未来的养老金收入。
-
关注政策变化 :社保政策可能会随时间变化,建议定期关注相关政策调整,以便及时调整缴费和退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