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分类
- 原发性:多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部分患者无明显急性期表现,症状隐匿进展。
- 继发性: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 遗传性:如遗传性肾炎、多囊性肾病等。
2. 典型症状
- 早期表现:苍白、乏力、食欲减退、轻度水肿(如眼睑浮肿)等。
- 进展期症状:
- 水肿: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伴尿量减少。
- 高血压:持续性或严重高血压,可能引发头痛、视力障碍。
- 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贫血、夜尿增多、血肌酐升高等,晚期可能发展为肾衰竭(尿毒症)。
3. 诊断方法
- 尿液检查:尿蛋白(1-3g/d或大量)、血尿、管型尿,尿比重降低。
- 血液检查:贫血、血脂异常、血清肌酐升高等。
- 肾功能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浓缩功能受损。
- 影像学与活检:肾脏B超显示双肾萎缩,肾活检可确诊病理类型。
4. 治疗原则
- 控制高血压与蛋白尿:首选ACEI/ARB类药物,需监测肾功能及血钾。
- 饮食管理: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限制磷摄入。
- 避免肾损害因素:预防感染、避免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并发症处理:如贫血纠正、心力衰竭防治等。
5. 预后与日常管理
- 预后:早期规范治疗可延缓肾功能恶化,但部分患儿可能进展至肾衰竭。
- 日常注意: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若孩子出现持续水肿、血尿或高血压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综合检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