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一种起源于心室(心脏下腔)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表现为连续3个或以上的异位心搏,频率通常超过100次/分钟。根据发作时间可分为非持续性(<30秒,可自行终止)和持续性(≥30秒,需干预终止)两种类型。
核心特征
-
病因
多与器质性心脏病相关,如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等。电解质紊乱(低钾/镁血症)、药物作用(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或长QT综合征等也可能诱发。 -
症状
- 轻度:非持续性室速可能无症状,或仅表现为短暂心悸。
- 重度:持续性室速可导致低血压、头晕、胸痛、晕厥,甚至进展为室颤引发猝死。发作时患者常突发心慌、心跳加速、精神紧张,伴随头颈部胀痛感。
-
诊断
主要通过心电图确认,显示宽QRS波、心室率快且规律。对于疑似病例,需结合病史、电解质检测及心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综合判断。 -
治疗
- 紧急终止:首选直流电复律,尤其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 药物控制:如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等。
- 长期管理:射频消融术可根治部分特发性室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适用于高危患者预防猝死。
- 基础病治疗:纠正电解质失衡、控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等原发病。
风险提示
室速可能快速恶化为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尤其是持续性发作或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需立即就医。日常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并遵医嘱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