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村到生态旅游村
安顺市双堡镇大坝村人居环境的变化,是近年来通过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实现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介绍其发展现状:
一、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
-
住房条件显著改善
曾是省级二类贫困村的大坝村,通过拆旧建新,131户村民住上了红瓦白墙的别墅式新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完善后,村民生活条件大幅提升,卫生设施实现标准化改造。
-
生态保护与景观提升
村集体统一管理自留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6%以上,金刺梨、脆红李等经济果林与生态牧场相得益彰,形成“山间田园画”景观。村民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原则,通过生态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发展与村民生活
-
产业多元化发展
大坝村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经果林种植、生态养殖和乡村旅游。2020年新增民宿20余栋,年接待游客量显著增长,村民通过“民宿+旅游”实现增收。村集体通过整合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完善了“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
-
村民收入与社会保障
2019年全村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户均收入显著提高。村民参与合作社,享受产业分红与保洁补贴,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治理体系与村民参与
-
党建引领与村民自治
村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通过“支部带领、群众紧跟、合作互助”模式推动发展。村民集体修订村规民约,建立“低收入户全免、普通农户出一点”的保洁机制,实现自我管理。
-
生态补偿与利益共享
实施“两规划”“一经济”战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例如,经营户获得更多保洁补贴,村民参与民宿经营获得收益。
四、未来展望
大坝村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产业融合,力争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持续发展动力。依托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展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共同富裕。
总结 :大坝村通过基础设施升级、产业转型与生态保护,从贫困村蜕变为生态旅游村,成为贵州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