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积水是一种因脑脊液循环或吸收障碍导致脑室异常积聚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于14岁以下儿童。其核心特征是脑脊液在脑室内过量积聚,引发颅内压增高和脑组织形态改变,可能影响智力、运动等功能。
病因主要包括:
- 先天性因素:如中脑导水管狭窄、脊柱裂等脑脊液循环通道梗阻;
- 后天性因素:包括颅内感染(如脑膜炎)、出血、肿瘤压迫等。
症状表现因年龄而异:
- 婴幼儿:头围异常增大(每月增长>2cm)、前囟膨隆、头皮静脉怒张、落日征(双眼下视露白);
- 大龄儿童:头痛、呕吐、视力障碍、肢体瘫痪、智力发育迟缓等。
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
- 手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最常用)或第三脑室造瘘术,可重建脑脊液循环;
- 药物:短期使用脱水剂缓解颅内压。
早期发现(如监测头围增长)和及时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多数患儿通过规范治疗可恢复部分功能,但严重病例可能遗留智力或运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