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疾病,指二尖瓣叶在左心室收缩时异常向左心房膨出,导致伴或不伴关闭不全的临床综合征。其核心特征为二尖瓣装置(包括瓣叶、腱索、乳头肌等)的结构异常,可能引发血液反流及心脏功能障碍。
核心要点:
-
发病机制
主要与二尖瓣叶过长、瓣膜组织黏液样变性或瓣环扩张有关,导致瓣膜在收缩期无法正常闭合。部分病例与遗传因素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相关。 -
临床表现
- 轻症可无症状(约占1/3患者)
- 典型症状包括胸痛(钝痛或锐痛)、心悸、呼吸短促、乏力,部分患者出现心脏漏跳感或紧张性震颤
- 听诊特征为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及收缩晚期杂音
-
诊断方法
- 超声心动图是确诊金标准,可显示瓣叶脱垂程度及反流量
- 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胸部CT或MRI(评估心脏结构)
-
并发症风险
可能进展为二尖瓣闭锁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脑栓塞或心脏性猝死。 -
治疗策略
- 无症状或轻度反流:定期随访,避免感染(如牙科操作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缓解胸痛/心悸,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合并房颤时)
- 手术指征:严重反流伴心力衰竭症状、左心室功能下降时需行二尖瓣修复/置换术
-
预后特征
多数患者病程缓慢,约65%可通过治疗改善症状,部分终身无需干预。女性患者占比较高(14-30岁为发病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