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肾病是由梅毒感染引起的肾脏损害,其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包括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等
主要症状
- 1.蛋白尿:梅毒螺旋体感染后,螺旋体抗原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肾小球损伤和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漏出,表现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正常水平
- 2.血尿: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在体内复制并扩散,可能会诱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红细胞受损破裂,从而发生出血现象。当血液经过肾脏时,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受到破坏,红细胞也会随之进入尿液中,形成血尿
- 3.水肿:梅毒螺旋体侵犯肾脏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进而引发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如早晨起床时的眼睑、面部肿胀,随着病情进展可扩展至全身
- 4.高血压:梅毒螺旋体感染肾脏后,会引起肾小球动脉硬化,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压升高
- 5.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炎症所致,肾脏无法有效清除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
其他症状
- 尿量减少:由于肾小球被破坏,无法正常过滤血液,导致尿量减少
- 贫血:肾小球受损后无法正常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从而影响红细胞生成,引起贫血
- 恶心呕吐:肾功能下降、血压升高可能导致患者恶心呕吐,不想吃东西
诊断与治疗
梅毒肾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多种检查结果,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
预后
梅毒肾病的预后与原发病的转归相一致。在早期梅毒阶段,积极、规范、合理的治疗可完全阻滞病情进展,使患者痊愈,并可防止病变和临床症状进一步发展及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