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分、清明与雨水的对照关系,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节气顺序
根据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排列顺序:
-
雨水 (2月18/19日)
-
惊蛰 (3月5/6日)
-
春分 (3月20/21日)
-
清明 (4月4/5日)
-
谷雨 (4月19/20日)
说明 :雨水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降水开始;春分时昼夜等长,之后气温回升,降水逐渐增多,进入雨季;清明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进一步增加,利于谷物生长。
二、春分与清明期间降水特点
-
春分
-
气温回升明显,昼夜等长,是春季生长期开始阶段。
-
若春分下雨,预示清明前后可能干旱,影响播种;若雨下不止,则预示清明后雨量充沛,利于耕种。
-
-
清明
-
传统农谚“清明有雨无路行”,说明清明期间雨量较大,可能伴随低温引发倒春寒。
-
雨水滋润大地,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
三、其他补充说明
-
二十四节气与小时对应 :部分资料提到节气与具体时间点对应(如3点立春、4点雨水等),但此说法缺乏权威依据,实际节气时间每年略有浮动。
-
农事建议 :春分若干旱需关注后续降水,清明前后需防范洪涝对农田的影响。
以上信息综合了传统节气划分与农事经验,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