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肾病(hypokalemic nephropathy)是由于持久性低钾血症引起的慢性间质肾炎或肾脏病,又称失钾性肾病(kalium-losing nephropathy)
发病原因
- 1.钾摄入不足:长期饮食不规律、厌食、偏食等导致体内钾元素摄入不足
- 2.胃肠道失钾:呕吐、腹泻、胃肠引流或造瘘、长期应用泻剂等均可引起肠道钾丢失增加
- 3.肾脏失钾:使用利尿剂、某些抗生素(如羧苄西林、庆大霉素、两性霉素B)、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及肾小管性酸中毒、慢性肾脏病等均可导致尿钾增多
- 4.醛固酮分泌过多: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可引起尿钾增多
临床表现
- 肾脏症状: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功能损害,浓缩功能减退,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夜尿增多,甚至出现肾性尿崩症
- 尿液异常:尿中伴有少量蛋白尿和管型
- 电解质紊乱:早期失钾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肾间质受损后,因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 全身症状:低血钾症状,如四肢肌无力、肠麻痹、软瘫、腱反射减弱、心律失常等
诊断依据
- 血液检查:血钾降低,肾素和醛固酮升高
- 尿液检查:尿蛋白和管型增多,尿浓缩功能减退,尿比重降低
- 影像学检查:肾活检及影像学检查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空泡样变
治疗方案
1.补钾治疗:轻度低钾血症可口服氯化钾,慢性患者可服用缓释剂型的氯化钾;严重低钾血症或不能口服者需静脉补钾
2.纠正病因:针对低钾血症的病因进行治疗,如纠正代谢紊乱、控制原发病等
3.对症治疗:如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治疗并发症等
预后
早期病变是可逆的,缺钾纠正数月后肾功能可改善或恢复。长期和反复发生缺钾可导致肾纤维化、萎缩,病变则不能恢复
护理建议
- 日常护理:卧床休息,预防意外;坚持原发病治疗,定期复查
- 饮食调理:清淡易消化饮食,多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和水果
低钾血症肾病是一种由持久性低钾血症引起的肾脏疾病,及时补钾和纠正病因是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