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即就医
- 尽快前往医院:被蜱虫咬伤后,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专业处理。医生会迅速评估病情,识别过敏性休克和蜱瘫痪,并给予相应的抗过敏、抗休克及对症治疗。
2. 伤口处理
- 避免自行取出蜱虫:不要用手直接拔拉蜱虫,以免将蜱虫头部残留在皮肤内,增加感染风险。
- 消毒伤口:可以使用碘伏(聚维酮碘)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时,需特别注意蜱虫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皮肤内。
- 手术取出:如果蜱虫的口器已经残留在皮肤内,应手术取出。
3. 局部处理
- 局部封闭:在伤口周围用盐酸利多卡因、酒精、碘酒作局部封闭,麻醉蜱虫,将镊子贴近皮肤,夹住其头部,慢慢向上提起,取出后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
- 冷敷:可以用冷冻的冰袋或冷水袋进行冷敷,每次最长不超过15分钟,以缓解疼痛。
4. 观察和后续处理
- 密切观察:被蜱虫叮咬后,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发热、皮疹、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有蜱虫叮咬史。
- 持续观察:在叮咬后的2周内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期间如出现发热、乏力、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5. 预防措施
- 穿着保护:尽量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扎紧裤脚,避免穿凉鞋或露脚趾的鞋子。
- 使用驱虫剂: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虫剂,衣物喷洒含氯菊酯的驱虫剂。
- 远离高危环境:避免在草丛、灌木丛、枯叶堆等蜱虫栖息地长时间坐卧,行走在步道中央。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处理清明节遛狗时被蜱虫咬伤的情况,确保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