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功能下降与后遗症
心梗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引发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问题,表现为气短、乏力,甚至水肿。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和心脏扩大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日常生活。 -
心理问题与情绪障碍
心梗后常见焦虑、抑郁等情绪,部分患者因担心疾病复发或猝死而失眠、性格改变,甚至拒绝社交活动。研究显示,约61.1%的心梗患者存在睡眠障碍,82.2%有轻度抑郁症状。 -
生活能力受限
后遗症可能导致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需长期卧床或依赖他人照顾,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例如,孙爷爷心梗后无法再弹奏二胡,日常活动减少,体重下降。 -
复发风险与长期健康管理
心梗后血管易形成血栓,再次心梗风险较高。患者需长期规律服药(如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
康复与生活调整
早期康复锻炼(如低强度运动、呼吸训练)有助于恢复心肺功能,但需避免过度劳累。饮食需清淡、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以减轻心脏负担。
心梗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有深远影响,需通过规范治疗、心理干预和家庭支持综合管理,以降低后遗症风险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