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甲状腺本身的疾病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这是老年甲减最常见的病因,尤其是桥本甲状腺炎。慢性炎症会导致甲状腺滤泡数量减少,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 甲状腺切除术后:因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或Graves病等疾病进行甲状腺切除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甲减。
- 甲状腺功能退化: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组织功能逐渐退化,分泌能力下降,也会引起甲减。
2. 医源性因素
- 放射性碘治疗:部分老年患者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后,甲状腺组织被破坏,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 抗甲状腺药物:如长期使用硫脲类药物或咪唑类药物,可能抑制甲状腺功能,导致甲减。
3. 垂体或下丘脑病变
- 垂体功能减退: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不足,导致继发性甲减。
- 下丘脑异常:如肿瘤、外伤或射线损伤,可能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进而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4. 其他病因
- 碘摄入异常:长期缺碘或过量碘摄入(如滥用含碘药物)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胺碘酮、碳酸锂等)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导致甲减。
- 遗传和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等也可能参与甲减的发生。
总结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由甲状腺本身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手术切除等)、医源性因素(如放射性碘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垂体或下丘脑病变以及碘摄入异常等原因引起。这些病因共同作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