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停搏(Sinus Arrest 或 Sinus Pause),是一种心脏节律异常的情况,指的是心脏的窦房结(SA节点)——通常被称为心脏的自然起搏器——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产生电冲动,导致心脏暂时停止跳动。这种情况可能是短暂的或持续较长时间的,并且可能不伴有症状或者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从轻微的心悸到严重的晕厥甚至猝死。
病因
窦性停搏的发生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
-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例如吞咽、按摩颈动脉窦等生理因素可引发窦性停搏。
- 心脏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等疾病可能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
-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奎尼丁、β受体阻滞剂等也可能诱发窦性停搏。
- 其他非心脏因素:比如高钾血症、脑血管意外等。
症状
窦性停搏的症状取决于停搏的时间长度及其是否引起了血液动力学上的显著变化。短暂停搏(小于2秒)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随着停搏时间延长至3秒以上,患者可能会经历头晕、黑矇(眼前突然变暗)、胸闷、心悸等症状;如果停搏超过5秒,则可能发生晕厥,而超过10秒则有可能出现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 Syndrome),这是一种由于心脏输出量急剧下降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的状态,表现为意识丧失和抽搐,是紧急医疗情况。
诊断
对于窦性停搏的确诊,主要依赖于心电图(ECG/EKG)。在标准心电图上,窦性停搏表现为一个显著长于正常PP间期的间隔,在此期间没有P波出现,意味着没有来自窦房结的心脏激动信号。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 monitoring)可以帮助捕捉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窦性停搏事件,这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治疗
治疗方案根据病因及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决定。对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能只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对于那些频繁发作或有严重症状的患者,治疗措施可能包括:
- 药物治疗: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提高心率。
-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这是针对反复发作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特别是当他们经历了晕厥或阿-斯综合征时。
预后与管理
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及时进行了有效的治疗。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安装心脏起搏器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比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并避免接触可能影响心脏节律的因素。
窦性停搏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心脏问题,任何怀疑自己可能患有此病症的人都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确诊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