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链球菌群感染通常用抗生素治疗好得快,以青霉素类为首选,还可用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 青霉素类:青霉素 G 是治疗 A 链球菌群感染的经典药物,它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作用。对于轻度感染,可口服青霉素 V 钾片;而对于中重度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则需静脉滴注青霉素 G 钠盐。一般来说,经过规范的青霉素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能在 1 周左右得到明显改善。
- 头孢菌素类: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或者感染的 A 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可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同样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一代头孢如头孢唑林,对 A 链球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常用于轻度感染;二代头孢如头孢呋辛,抗菌谱更广,对于中度感染效果较好;三代头孢如头孢曲松,抗菌作用强,可用于重度感染,特别是伴有并发症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需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
- 大环内酯类:常用的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这些药物适用于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或者用于支原体、衣原体合并 A 链球菌感染的情况。它们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阿奇霉素的优点是服药次数少,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一般每日服用 1 次即可。但大环内酯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对于 A 链球菌群感染引起的局部症状,还可采用对症治疗的药物。比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来缓解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用止咳祛痰药来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基础疾病以及药物过敏史等因素,由医生来综合判断和制定,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用药或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