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心脏心室部分异常提前收缩的现象。以下是关于该病的详细说明:
1. 病因与易发人群
- 正常健康人也可能出现室早,常见诱因包括过量烟酒/咖啡摄入、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失眠等。
-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更易发生,且可能加重原有病情。
2. 典型症状
- 最常见症状是心悸(心慌)、心跳停顿感,部分患者描述为"心脏偷停"或"喉咙口堵气"。
- 频发室早可能导致头晕、乏力、胸闷,甚至诱发心绞痛或低血压。
- 需注意:约50%患者无明显症状,仅通过体检发现。
3. 诊断与评估
- 主要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确诊,可评估早搏数量和类型。
- 心脏超声检查用于排除结构性心脏病。
- 根据Lown分级法,3级以上室早需警惕病理性风险。
4. 治疗原则
- 无症状偶发室早无需治疗,注意观察即可。
- 有症状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
- 频发且药物无效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可根治(成功率>90%)。
-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优先治疗原发病。
提示:若出现持续心悸、晕厥或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应避免咖啡/浓茶、戒烟酒,并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