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特异性心肌病变,独立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心脏疾病,是临床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病因:主要是长期高血糖导致心肌代谢功能紊乱或心脏微血管损伤。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增加、心肌细胞钙转运缺陷、心肌间质纤维化、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也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肥胖人群是多发群体。
- 症状
-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较成年 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病多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乏力、下肢水肿等。
- 心律失常:可表现为房颤、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等。
- 心绞痛:多表现为胸部压榨性疼痛,但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自主神经病变,可能疼痛症状不典型。
- 检查
- 心房脑钠肽(BNP):可作为早期诊断参考指标,随着心脏舒张功能降低、空腹血糖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升高,BNP 可升高。
- 尿微量白蛋白:能灵敏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及血管内皮损伤,糖尿病伴早期微量白蛋白尿者,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更明显。
- 心电图:常见窦性心动过速、ST - T 改变及各种心律失常、左室高电压等。
- 超声心动图:早期以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较收缩功能异常出现早且明显;并发充血性心衰时,有心脏扩大、左室收缩运动障碍、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等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
- 治疗:主要目标是减轻心衰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合理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干预,以及降糖、降压、降脂等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类似物、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抑制剂、β 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 预后:通过长期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患者预后一般较好,可减轻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但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可能进展为严重的心衰、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源性休克、猝死,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