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也被称为贲门痉挛、巨食管,是一种由食管下段贲门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导致的食管功能障碍疾病。这种病症的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段括约肌(LES)高压以及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
在正常情况下,当人们进食时,食物会通过口腔和咽喉进入食管。随后,食管会通过一系列协调的肌肉收缩(即蠕动)将食物推送至胃中。与此食管下端括约肌会在吞咽时放松,允许食物顺利进入胃部。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这些正常的生理过程被破坏了。由于神经肌肉功能障碍,食管无法有效地蠕动,同时LES也不能充分地松弛,这导致食物难以通过贲门进入胃部,并可能滞留在食管内。
贲门失弛缓症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研究表明它可能与食管肌层内的神经节细胞变性、减少或缺乏有关。副交感神经分布缺陷也可能是一个因素。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了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进而影响了食管的正常运动功能。
该病通常表现为几种典型的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尤其是固体食物)、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体重减轻和呼吸困难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夜间食物反流,甚至误吸入气道引发咳嗽和肺部感染。
诊断贲门失弛缓症主要依赖于钡餐造影、胃镜检查以及食管测压等方法。钡餐造影可以显示食管扩张的程度及LES开放情况;胃镜可以直接观察食管内部状况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变;而食管测压则能够测量食管内压力的变化,帮助确定是否存在LES高压等问题。
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多样,旨在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暂时缓解症状,例如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或硝酸酯类药物来降低LES的压力。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或者POEM(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可能是更有效的选择,它们可以通过物理方式扩大LES开口,使得食物更容易通过。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上述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Heller肌层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复杂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理机制涉及神经肌肉功能的异常。尽管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和管理,许多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您怀疑自己或家人患有此病,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