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尿期治疗
- 利尿消肿: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减轻肾小管水肿,但需注意剂量以避免肾血管收缩。
- 纠正电解质紊乱:重点控制高钾血症(血钾>6.0mmol/L时需紧急处理)和代谢性酸中毒,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 维持液体平衡:严格遵循“量出为入”原则,每日液体摄入量≤前一日排尿量+500ml。
2. 多尿期治疗
-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防止脱水、低钾血症等,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以促进肾小管修复。
- 调整用药:根据肾功能恢复情况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肾毒性药物。
3. 药物治疗
- 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用于休克患者的血压维持。
- 茶碱类/乙酰半胱氨酸:可能对造影剂相关ATN有保护作用,但疗效尚未完全明确。
- 抗生素:仅用于合并感染的情况,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肾毒性低的药物。
4. 透析治疗
- 严重高钾血症(>6.5mmol/L)、肺水肿、尿毒症脑病等紧急情况需立即透析。
- 透析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5. 恢复期管理
- 避免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非甾体抗炎药)。
- 定期监测肾功能,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注意事项:ATN的预后与病因、治疗及时性密切相关。缺血性ATN(如休克)需优先改善灌注,而药物性ATN需立即停药并解毒。约50%-80%患者肾功能可完全恢复,但严重病例可能遗留慢性肾损害。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医学平台,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