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高危因素
长期吸烟是主要诱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泡结构。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也会导致肺泡扩张,最终发展为肺气肿。冬季及秋冬交替季节是高发期。
2. 典型症状
- 早期:活动后气短,如爬楼梯或快走时胸闷。
- 进展期:静息状态下也出现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严重时出现口唇发紫(紫绀)。
- 全身症状:乏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部分患者有头痛或发热。
3. 严重并发症
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自发性气胸(胸痛、呼吸困难加重)、呼吸衰竭(血氧骤降)、慢性肺心病(水肿、心悸)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4. 诊断与治疗
- 诊断:结合胸部X线/CT(显示肺透亮度增加)、肺功能检查(残气量增加、一秒率降低)及病史。
- 治疗:
- 稳定期:戒烟、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家庭氧疗、呼吸训练。
- 急性加重期:需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类)、祛痰平喘药物,严重时需呼吸机辅助通气。
5. 日常管理建议
- 避免接触粉尘/烟雾,加强营养摄入(高蛋白、维生素)。
- 适度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以增强肺功能,接种流感/肺炎疫苗预防感染。
提示:肺气肿目前无法完全逆转,但规范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若出现持续气促或咳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