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与发病机制
- 遗传缺陷:因基因突变导致尿黑酸氧化酶(HGO)缺乏,使酪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尿黑酸无法进一步分解为乙酰乙酸,从而在体内蓄积。
- 代谢异常:尿黑酸随尿液排出后氧化成黑色物质,导致尿液变黑;同时沉积于皮肤、软骨等结缔组织,引发色素沉着和关节病变。
主要症状
- 三联症表现:
- 黑尿:婴儿期即可出现黑色尿液,静置或碱化后颜色加深。
- 皮肤色素沉着:30-40岁后,皮肤、黏膜、巩膜、甲床等部位出现棕黄色或蓝黑色色素沉着,耳软骨增厚变蓝黑色。
- 关节炎:下背部疼痛、脊柱僵硬,逐渐累及髋、膝、肩等大关节,晚期可导致关节畸形或脊柱强直。
- 其他表现:汗液呈棕褐色,关节渗液含尿黑酸,部分患者出现心血管或肾脏并发症。
诊断与治疗
- 诊断:
- 实验室检查:尿液碱化后变黑,加入硝酸银或三氯化铁呈阳性反应;尿黑酸氧化酶活性检测可确诊。
- 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椎间盘钙化、关节间隙变窄等退行性病变。
- 治疗:
- 饮食控制:低酪氨酸、低苯丙氨酸饮食,减少尿黑酸生成。
- 药物治疗:尼替西农可抑制尿黑酸合成,维生素C延缓色素沉着。
- 手术治疗:晚期关节病变需行关节置换术改善功能。
预防与预后
- 预防:避免近亲结婚,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
- 预后: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但晚期关节损害不可逆,需长期管理。
若出现黑尿、皮肤色素沉着或关节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皮肤科、骨科或遗传代谢科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