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征:
- 皮损表现:初为散在紫癜性丘疹(直径0.25~2mm),逐渐发展为棕红色至黄褐色斑块,压之不褪色,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 好发部位:主要累及小腿,躯干下部及上肢也可受累,偶见于口腔黏膜。
- 病程特点:慢性进展,可持续数月至数年,部分患者可自愈,但可能复发或伴随其他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红斑狼疮等)。
治疗与预后:
- 药物治疗:口服维生素C、芦丁、钙剂改善血管功能;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缓解瘙痒;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 日常管理:避免久站久坐、剧烈运动,减少静脉压力;注意防晒,谨慎使用化学物质。
- 预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需警惕潜在系统性疾病风险。
若出现对称性紫癜样皮疹伴瘙痒,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