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周围神经、皮肤和眼部等器官。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定位的不同,神经纤维瘤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
- 发病率:约为1/3000。
- 基因定位:位于染色体17q11.2的NF1基因突变。
- 主要特征:皮肤牛奶咖啡斑、多发性神经纤维瘤、Lisch结节(虹膜错构瘤)、骨骼畸形和认知功能障碍等。
- 临床表现:包括咖啡牛奶斑、腋窝和腹股沟雀斑、Lisch结节、骨发育不良、神经纤维瘤、视路胶质瘤、认知缺陷和学习障碍等。
-
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
- 发病率:较低,约为1/25000。
- 基因定位:位于染色体22q11的NF2基因突变。
- 主要特征:双侧听神经瘤、脑膜瘤、胶质瘤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
神经鞘瘤病:
- 发病率:罕见。
- 基因定位:与SMARCB1或LZTR1基因突变有关。
- 主要特征:多发性神经鞘瘤,但不会出现前庭神经鞘瘤。
发病原因
神经纤维瘤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约一半的病例为家族性遗传,另一半为新生突变。
临床表现
- 皮肤症状:牛奶咖啡斑、雀斑、皮肤纤维瘤和纤维软瘤等。
- 神经症状:由中枢、周围神经肿瘤压迫引起,如颅内肿瘤(听神经瘤最常见)、椎管内肿瘤、周围神经肿瘤等。
- 眼部症状:Lisch结节、视神经胶质瘤等。
- 骨骼异常:脊柱侧弯、颅骨不对称等。
诊断
主要基于临床症状和基因检测。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标准包括6个或以上特定大小的牛奶咖啡斑、2个或以上神经纤维瘤、腋窝或腹股沟雀斑、视路胶质瘤、2个或以上Lisch结节、特征性骨病变或NF1基因杂合变异等。
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主要针对症状和并发症。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用于切除引起症状的肿瘤。对于无法手术或手术风险高的病例,可考虑药物治疗,如MEK抑制剂司美替尼,已获批用于3岁及3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的NF1儿童患者。
预防
由于神经纤维瘤病是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方法。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可考虑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以了解患病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已确诊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