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性期治疗
- 溶栓药物:发病4.5小时内可使用阿替普酶或尿激酶静脉溶栓,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但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溶栓后24小时需开始使用。
2. 常规治疗
-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预防复发;合并房颤等特殊情况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华法林等抗凝药。
- 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稳定斑块、降低血脂,建议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ol/L以下。
- 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需服用降压药(目标血压130/8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空腹≤6.1mmol/L)。
3. 辅助治疗
- 改善脑循环药物:如血塞通、银杏叶制剂、丁苯酞等,可促进脑组织供血。
- 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等药物可减轻脑细胞损伤。
注意事项
- 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 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及影像学检查,监测药物副作用(如出血倾向)。
- 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需补充叶酸、维生素B6/B12。
提示:腔隙性脑梗死易复发,需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若出现突发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