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疾病特点
- 高发性:儿童结核病约占全部结核病例的10%,全球每年约108万儿童感染。
- 隐匿性: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易与肺炎、感冒等疾病混淆,导致误诊漏诊率高达98%。
- 严重性:儿童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易发展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性结核等,病死率达10%,幸存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2. 典型症状
- 全身症状:持续2周以上的低热(尤其午后)、盗汗、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
- 呼吸道症状:干咳为主,部分伴痰中带血或咯血,少数出现喘息或胸痛。
- 特殊表现:幼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哭闹无常、夜间惊醒,部分患儿面部潮红或出现结节性红斑。
3. 传播途径
- 主要途径:吸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排出的含菌飞沫(占90%以上)。
- 次要途径:经消化道感染(如饮用带菌牛奶)或母婴垂直传播。
4. 防治要点
- 预防措施:
- 新生儿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保护率80%)。
- 避免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保持室内通风。
- 均衡营养、增强体质,5岁以下儿童建议定期筛查。
- 规范治疗:
- 早期发现需进行6-9个月联合化疗(异烟肼+利福平为主)。
- 治疗2-4周后传染性消失,但需全程用药防止耐药。
- 手术治疗仅用于耐药或复杂病例。
提示:若儿童出现持续咳嗽超过2周、不明原因消瘦或夜间盗汗,建议立即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影像学检查。早期规范治疗治愈率可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