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受累,小儿以原发型肺结核最为常见。以下是关于小儿结核病的详细介绍:
- 病因: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消化道、皮肤或胎盘进行传染。小儿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如患麻疹、百日咳及白血病等,或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容易感染发病。
- 分类:按照感染进程分为结核潜伏感染、亚临床结核病、活动性结核病、非活动性结核病;按照患病部位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病,肺结核包括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常见的肺外结核依次为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腹腔结核、骨关节结核、泌尿系统结核、结核性心包炎等;按照耐药状况分为敏感结核病、耐药结核病。
- 症状: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一般起病缓慢,可有低热、食欲不振、疲乏、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婴幼儿及症状较重者可急性起病,出现持续高热,并伴有结核中毒症状。肺结核的典型症状还包括咳嗽、咳痰、胸痛以及呼吸困难等;肺外结核的症状多样,如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或压痛,骨痛、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腹痛、腹泻、便秘、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
- 诊断:一般通过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结核菌素试验和干扰素释放试验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 治疗:主要用药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等,其中异烟肼是小儿化疗的首选药物,利福平、吡嗪酰胺则是短程化疗的主要药物。治疗原则是早期治疗、适宜剂量、联合用药、规律用药、坚持全程、分段治疗。
- 预防: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治疗成人肺结核患者;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保护易感人群,按时接种卡介苗,加强营养,增强小儿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