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病因
- 高血糖促进细菌繁殖: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糖分含量高,为细菌(如革兰阴性菌、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 免疫力下降:高血糖削弱白细胞功能(如吞噬、杀菌能力),增加感染风险。
-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糖尿病可引发神经源性膀胱,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进一步加重感染。
- 性别与年龄因素:女性因尿道短而宽更易感染;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易出现尿液引流不畅。
2.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部分患者伴发热、腰痛。
- 无症状菌尿:约10%~20%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尿检显示细菌感染,易被忽视并发展为慢性肾损害。
- 严重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3.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尿常规、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及药敏试验明确病原菌。
- 治疗原则:
- 控制血糖:维持血糖稳定是基础。
- 抗生素选择: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避免肾毒性药物。
- 对症处理:多饮水、注意卫生、急性期卧床休息等。
4. 预防措施
- 血糖管理:定期监测,遵医嘱用药。
- 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
- 避免憋尿:及时排尿,减少细菌滞留。
总结
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需综合控制血糖与抗感染治疗,早期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