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和并发症疾病的总称。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病因:
-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如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压力正常的脑积水、脑瘫、智力障碍、基底节病变、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脊髓病变、椎间盘病变及椎管狭窄等。
- 外周神经系统因素:包括糖尿病、酗酒、药物滥用,以及卟啉病、结节病等不常见的神经病变。
- 感染性疾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带状疱疹、人 T 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莱姆病、脊髓灰质炎、梅毒及结核病等。
- 医源性因素:脊柱手术、根治性盆腔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区域脊髓麻醉等。
- 其他因素:如 Hinman 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等。
- 症状:
- 下尿路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及尿痛等。
- 性功能障碍症状:生殖器区域敏感性异常,勃起功能障碍、性高潮异常、射精异常、性欲减退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会阴部感觉丧失、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原发病症状。
- 并发症: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10% - 15% 的患者可发生尿路结石,膀胱输尿管反流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发生率为 10% - 40%,还可并发肾盂肾炎、肾衰竭、肾积水等。
- 检查:
- 体格检查:包括肛门括约肌张力试验、肛门反射试验、球海绵体肌反射试验等,以评估脊髓中枢活动情况。
-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反映逼尿肌反射亢进或逼尿肌无反射及尿道括约肌功能。
- 影像学检查:如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CT、MRI 及核素检查等,有助于了解尿路解剖及功能信息。膀胱尿道镜检查可了解膀胱尿道形态等。
- 治疗:主要目标是保护上尿路功能,防止发生肾盂肾炎、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其次是改善排尿障碍症状以减轻患者生活上的痛苦。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如手法排尿、导尿治疗)、保守治疗(行为训练等)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