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抗结核药物
-
一线药物(首选方案):
- 异烟肼(H):对结核杆菌杀菌作用强,但需注意末梢神经炎副作用,建议联合维生素B6预防。
- 利福平(R):广谱抗菌,对细胞内外结核杆菌均有效,需监测肝功能。
- 吡嗪酰胺(Z):对酸性环境中的结核杆菌杀灭效果显著,但需注意肝毒性,通常疗程2个月。
- 乙胺丁醇(E):抑菌作用为主,需警惕球后视神经炎,需定期检查视力。
-
二线药物(一线耐药或疗效不佳时使用):
- 链霉素(S):注射剂型,可能引起耳毒性,需谨慎使用。
- 对氨基水杨酸(PAS):常与其他药物联用,胃肠道反应较多。
- 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对耐药结核杆菌有效,可作为补充。
二、标准治疗方案
- 初始治疗:推荐三联或四联用药(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疗程至少6-9个月,部分复杂病例需延长至1年。
- 疗程结束标准:连续半年尿中未检出结核杆菌,且影像学显示病灶稳定。
三、注意事项
- 全程规范用药:擅自停药易导致耐药或复发,需严格遵医嘱。
- 定期监测:
- 每月检查尿常规、尿抗酸杆菌。
- 每3-6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尤其使用异烟肼、利福平者)。
- 手术辅助:若药物治疗无效或肾脏严重破坏(如超过1/3损毁),需切除患肾并继续抗结核治疗。
四、生活支持
- 加强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劳累,增强免疫力。
-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提示:肾结核需综合治疗,药物选择和疗程需由医生根据病情调整。若出现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请及时至泌尿外科或感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