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疾病,其症状因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而异。以下是最明显的症状及其可能的病理机制:
1. 血尿
- 表现:约60%的患者会出现血尿,其中70-80%为肉眼可见的血尿,其余为显微镜下血尿。
- 病理机制:血尿是肾结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由结核病灶侵蚀肾脏或膀胱黏膜引起。血尿可能均匀分布于整个排尿过程(来自肾脏),或仅在排尿终末时出现(来自膀胱)。
2. 膀胱刺激症状
- 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
- 病理机制:这些症状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炎症或溃疡。随着病情加重,膀胱可能发生挛缩,使症状更加明显。
3. 腰痛
- 表现:腰痛通常表现为钝痛或酸胀感,可能因肾盂积水、脓肾或肾周组织结核病变引起。
- 病理机制:当结核病灶导致尿液引流受阻或肾脏结构受损时,可引发腰部不适。
4. 全身症状
- 表现:如午后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
- 病理机制:这些症状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提示病情可能较严重。
5. 其他症状
- 脓尿:尿液混浊,含有脓液。
- 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升高。
- 酸性尿:尿液pH值降低,提示代谢紊乱。
6. 早期症状
- 早期肾结核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尿液检查中发现异常,如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尿等。
建议
如果您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或全身不适,应尽快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避免使用抗生素自行治疗,因为肾结核需要抗结核药物规范治疗。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参考权威医疗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