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签了三方协议是否还算应届毕业生,主要取决于是否已经缴纳了社保。以下是相关介绍:
签订了三方协议是否还算应届毕业生
- 三方协议的定义: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之间就毕业生就业方向签订的一种协议。
- 对应届生身份的影响:如果签订了三方协议,但是没有在单位缴纳社保,仍然具有应届生身份。
应届生身份的定义和择业期
- 应届生身份:一般分为当年应届生和处于择业期内的应届生。择业期通常为两年,从毕业后开始计算。
- 不同单位对应届生身份的认定:
- 国考: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等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 省考:各个省份招录时对应届生身份的认定不一样,具体以当年招录通知为准。
- 央国企和事业单位:通常只招录当年应届毕业生,具体视单位规定而定。
签订三方协议后的注意事项
-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三方协议是就业意向书,不构成正式的劳动合同,因此不会影响应届生的身份认定。
- 三方协议的终止条件:三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签订了三方协议仍然算应届毕业生,但需注意在择业期内未缴纳社保的情况下保持应届生身份。三方协议是就业意向书,不会影响应届生的身份认定,但正式入职并缴纳社保后可能会失去该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