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主要表现为乳酸堆积导致血pH值降低,常伴随乏力、恶心、呕吐、头痛、昏迷甚至休克等症状。这种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纠正酸中毒等,具体如下:
1. 病因治疗
- 停用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等药物会加重乳酸堆积,应立即停用。
- 治疗诱因:如感染、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应积极处理这些急性并发症。
- 改善器官功能:对于合并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需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改善组织灌注、纠正缺氧等。
2. 对症治疗
- 补液: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维持组织灌注,促进乳酸代谢。
- 胰岛素治疗: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0.1单位/公斤体重/小时),可促进乳酸降解。
- 吸氧:提高组织供氧量,有助于乳酸氧化。
- 输血: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可通过输血改善携氧能力。
- 抗感染:如有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 纠正酸中毒
- 补碱:常用碳酸氢钠,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将动脉血pH值维持在7.20左右,避免加重细胞内酸中毒。
- 其他药物:如二氯醋酸、三羟甲氨基甲烷等也可用于补碱,但碳酸氢钠最为常用。
- 透析疗法:对于病情危重或药物无法控制的患者,可通过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清除乳酸。
4. 注意事项
-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 避免乳酸来源:补液时避免使用含乳酸的制剂。
-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如高血糖患者需控制血糖,但不宜过低。
总结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治疗目标是尽快纠正酸中毒、缓解症状、去除诱因。由于该病死亡率较高,患者需尽快就医,由内分泌科或重症医学科的专业医生进行诊治,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